78岁屯昌画家孙国森 爱与坚持构筑绘画人生

2017-09-25 13:51:55|来源:海南日报|编辑:陈爱暖 |责编:杜娜

  还未审核【名人专栏图文列表】【即时快讯】78岁屯昌画家孙国森 爱与坚持构筑绘画人生

  孙国森油画《五指山万泉河》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还未审核【名人专栏图文列表】【即时快讯】78岁屯昌画家孙国森 爱与坚持构筑绘画人生

  孙国森在作画

  还未审核【名人专栏图文列表】【即时快讯】78岁屯昌画家孙国森 爱与坚持构筑绘画人生

  孙国森油画作品《丰收在望》

  9月11日,孙国森起得很早,匆匆吃完早餐,便返回屋内作画。78岁高龄的他精神不错,身体也很硬朗,一天能画上6小时,一月能画上25天。他今天打算多画一会儿,把从泰山写生回来的画完成收尾。

  孙国森作画的地方设在自家厅堂一侧,一张木桌,一堆颜料,甚至没有座椅,只能弯着腰画画。“以前在画室作画,现在图方便就在大厅。”孙国森说,多年下来只要有画板和颜料,在哪里都能作画。

  教书育人,不忘绘画初心

  岸边长着数棵茂盛大树,一汪湖水倒映出绿色剪影,农妇牵着两头牛行走在田垄间,这是第三届全球“风云人物杯艺术成就”金奖作品《丰收在望》展示的画面。

  意境悠远,画法娴熟是评委们给予画作的高度评价。但鲜有人知,创作者孙国森并非科班出身。

  作为土生土长的屯昌人,孙国森自1958年从文昌师范学校毕业以来,曾先后任教于南吕小学、南坤小学和南坤中学,一星期要为全年级的学生上满32节课,负责教授除体育、物理、化学、英语之外的全部课程。

  当年的上课教案早已慢慢忘却,只有教授绘画的记忆鲜活如初。学生们趴在课桌上涂涂画画,他站在一旁看着,时不时低头给点意见。当时,孙国森是三所学校唯一的美术老师,他教孩子们画静物、山水、人物,还偶尔领着他们去往黎村苗寨写生。

  “孩子们对绘画的好奇,和当初的我一模一样。”初中时期,孙国森对画画抱有浓烈的兴趣,班级的黑板报、海报等制作他都一手包干,后因故辍学但热情丝毫未减。

  复学入读文昌师范学校期间,抱着对绘画的满腔热爱,他只身前往南京拜访中国著名画家李剑晨、张眉孙。

  当年场景,仍历历在目。一套换洗衣物,两张车票,些许零钱,是孙国森的全部行囊。

  “我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孙国森坦言,当时去南京只是碰碰运气,未料竟然受到两位教授的亲切招待,甚至为他安排美院的旁听席位。短短一星期,得到老师指点的孙国森获益匪浅。

  从南京返回屯昌,孙国森一有空就练习水彩画,即使在日后的教学中,这一习惯仍然保持。他将水彩画积攒下来,待一个月后邮寄到南京,由两位教授批注后回寄屯昌,来回常常花费大半个月。“我没有良好的条件学习绘画,便要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师请教。”孙国森以邮寄学画的方式,坚持了5年。

  1962年,海口公园文化宫展出45幅水彩画,展示空间不大,陈设也算不上精美,却是孙国森举办的第一次画展。看着画作被游人驻足欣赏,孙国森心头一热,他的多年坚持被首次肯定。

  开办学校,校长也是“学生”

  教书育人,直至退休,曾是孙国森预想中的后半生。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致使孙国森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教授多个年级的多门课程已力不从心,无奈因病提前退休,离开了耕耘十几年的三尺讲台。

  家人为其暗自悲伤,他却很会苦中作乐。“字看不清,看画总成了吧。”在养病的一年时间里,五彩缤纷的色块成为他的灵丹妙药。待视力有所恢复后,闲不住的孙国森又开班授课,给屯昌、琼中两地的12名青年教授绘画。

  1985年,孙国森来到海口创办了海南第一家私立琼美学校,在海秀路附近租住6间房作为学生宿舍,又租借海南华侨中学的教室用来上课,周一至周五带领学生前往海口周边写生,周末在教室讲授绘画理论。

  办学条件虽然艰苦,但聘请的老师皆为名家,包括中央美术学院胡勃、中国美术学院丁正献、广州美术学院王肇民、周大集、吉梅文等教授都前来授课。 “第一批招收了80名学生,人数比预想要多。”孙国森说,当年的他担任校长一职,专门负责学生的教务工作。

  除此之外,孙国森还是年纪最长的一名学生。他清楚记得,每当外出写生时, 他会自行背上画板,拿上颜料,跟在队伍后面,和老师学生一起描摹静物。每到周末,他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安静听讲。

  “我没有上过专业美术院校,还能跟着优秀名家学习,这也算一种弥补。”他一想到聘请的老师都是绘画名家,内心便止不住激动,想要学画的心情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就像当年邮寄学画一样,他又把完成的作品积攒起来,交给老师批改。在一次次修改中,孙国森的绘画水平日益精进。

  数十年间,孙国森目送上万名学生走进社会,奔赴锦绣前程,在迎来送往中,他对绘画的坚持又走过26个年头。

  树立风格,走自己的绘画之路

  2011年,屯昌县计划建设油画一条街。听到消息的孙国森,将办学工作交由儿子打理,从海口回到屯昌,开设了当地的第一间画室。

  因为起步晚,他对时间分外珍惜,铆足了劲要把逝去的时光追回来。家人至今清楚地记得,画室刚开张时,孙国森总把自己关在里面待上一整天,除了早晚送去餐食的片刻,几乎见不到人。让家人最为担心的是,孙国森年龄不小还高强度作画,身体能否吃得消。

  当时,待在画室的孙国森几乎一整天都对着画板和颜料,因为他内心有一个困惑久久不能消除。他苦恼要确立何种艺术风格,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还是学习时间最长的水彩画?

  孙国森思索了很久。偶然间,一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启发了他,为何拘泥于现有艺术形式?何不开创一种全新风格?他决定将水彩画、中国画、油画结合,利用三者优势进行创作。

  孙国森的创作以油画为主打,常采用薄涂法铺设背景,并借助水彩画通透的光线画法,达到镜子般的光滑平整效果。他又借鉴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将远景的群山百川浓缩在一幅画中,甚至还引入中国画的留白,产生意境悠远之感。整幅画作有水彩画的透明和中国画的情调,又有油画的风度。

  “师古而不泥古,学古做到变古,在吸收了西方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又注入中国国画中意境之感,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如此评价孙国森的艺术风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笔耕不辍的孙国森多次参加美展并获奖,其代表作《山河秀色富水长存》被刻成壁画嵌在八达岭新长城,《五指山万泉河》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不作画的时间,孙国森便趁着身体还硬朗,到国内外旅游。“别人忙着和旅游景点合影,我忙着逛博物馆。”孙国森笑着回忆,他去欧洲旅游时,总是先做好路线图,到达目的地后直奔博物馆看绘画作品,或者到美术学院参观画展。家人笑他不解风情,他却乐在其中,“多看画,看好画,我的审美才能提高啊。”孙国森总是如此回答家人。

  在他看来,从未上过专业院校不是阻碍,职业绘画起步晚也不算难题,只要心怀热爱,敢于坚持,人生无限可能。(唐咪咪)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