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理顺五大关系

2017-01-25 09:32:55|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王俊娇 |责编:张曦晛

  自2011年海南省政府同教育部签署《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以来,海南省正式启动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尽管在资源均衡配置的攻坚战中,大量的资源已然投入到资源薄弱的地区与学校,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资源配置是一个从科学研究到最终决策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理顺资源投放中存量与增量、动态与静态、孤立与合作等关系,还必须认清从资源投放到发生效用的转化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海南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力求不断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研究与决策

  教育资源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依托于科学的统计与严谨的预测,而这都需要科研力量的介入。同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动辄数十位专家参与教育规划和决策相比,海南省在借助科研力量进行资源配置等方面决策的经验上尚有较大差距。可喜地是,随着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科学规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包括澄迈在内的部分市县已经意识到借助高校等科研院所的力量进行教育发展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因此,在全省范围内提高教育资源决策者的数据意识、规划意识、研究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课题研究、数据库建设等渠道加大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介入力度,是教育资源配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科研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一方面应当在课题的设置等工作上突出“提前”观念,引导科研工作者着眼于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应当设立或委托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改变许多地方数据不完整、不真实等沉疴痼疾,通过数据工作的常态化、常规化为科学决策提供扎实的信息基础。

  存量与增量

  在资源配置工作中,存量与增量的问题是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不得不承认海南省在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资源存量差距仍旧十分明显。面对优质学校、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吸附力更强的现实,如果我们对于存量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那么即便是那些在增量中被配给到薄弱地区或学校的师资等资源也极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向优质学校集中。因此,割裂地看待资源的一次配置和二次配置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资源配置应当更加突出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优先选择权,力争在资源一次配置的过程中引导优质资源优先向薄弱地区和学校倾斜,从而不断缩小现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校长和教师的轮岗等资源二次配置手段才能进一步缓解地区、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在资源的一次配置中给予弱势地位的地区和学校以充分的优先权是从根本上环节存量差距过大的重要举措。

  动态与静态

  长久以来,以寄宿制乡镇中心校为代表的农村学校建设解决农村学校布点分散、优势教育资源难以集中问题的重要思路。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配置的静态思路。许多省份不断出现的空壳学校的问题充分表明仅从静态的角度考虑资源的配置,显然无法应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大规模和偶发性所带来的资源需求的急剧变动,从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动态的角度看待教育资源配置,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年龄较小的学生离家上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布点的学校格局应当予以肯定。就发达国家和部分省份的经验可知,“学生不动教师动”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县为单位,建设流动教师资源库,借助校车将教师定期定点输送到相对分散的学校布点之中,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用于硬件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从而降低资源浪费的风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校车增开与停开的灵活性适应资源需求的瞬时变化。更为重要地是,县域流动教师资源库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乡村学校教师招聘困难、编制不足等问题以及在乡村从教教师对于家庭团聚、子女上学等问题的顾虑,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合理配置不等同于硬件建设,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平衡才是资源配置的关键性问题。

  孤立与合作

  同其他省份相似,当前海南省农村学校发展也面临两个共性的问题:一是乡村学校的文化扎根问题,二是资源配置总量不足问题。乡村学校的资源配置不是单纯设置一所座落在乡村的学校,而应当建设一所扎根于乡村的学校。而要建设一所扎根于乡村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就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同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与此同时,文化部门等有关部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投放的大量资源本应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同学校形成合力。然而,事实是它们同学校系统之间往往并不存在必然性关联。在一些乡镇,乡村书屋、农科技术培训与学校资源建设之间相互独立。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打破资源配置中的条块分割,将乡村学校作为资源投放的主阵地,使得多个部门的资源可以有效集中于乡村学校,真正实现“三教统筹”,从而将乡村学校真正打造成为乡村文化高地,切实为新农村建设诸如文化活力。

  资源的配给与效用

  显而易见,资源薄弱学校并不因为有了条件最好的教学大楼就能成为质量最高的学校。因此,资源配置不仅是“有没有”的问题,还是“能否发挥效用”的问题。

  简言之,资源效用的发挥至少包括使用意愿和使用能力两个层面。资源效用的发挥依靠的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学识和能力,也在于教育工作开展的文化环境。以往的教师、校长培训非常重视对于教育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这对于使用能力的提升的确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配置到学校的电脑等教学设备充分运用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的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然而,对于学校文化的整体改造关注不够将可能导致我们忽视“使用意愿”的问题。就笔者调研的情况可知,部分学校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许多领导和教师并不愿意在教育工作中倾注更大的心血。资源的投放顶多是一种充充门面、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并没有对教学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扶贫、薄弱学校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一致,即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往往只是贫穷与薄弱的表层现象,真正的根源性问题在于文化观念。因此,真正做到教育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关键在于通过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工作氛围,从而为配置到校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创设必要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建设的薄弱甚至缺失,才是资源配置效用能否真正发挥的最为致命的问题,也是教育领域精准扶贫工作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以资源的效用为旨归,打破条块分割,促成科研与行政、不同资源配置部门之间的合作,设置动态且灵活的资源配给机制,为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保障。(段会冬)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