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绿地、花园、海岸——植被茂盛、风景秀丽的万绿园一直被誉为海口的“城市客厅”。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园出现了生态功能退化、道路设置不合理、休憩设施不足等问题。
去年启动的万绿园改造工程,目前第一阶段改造已接近尾声。海口采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重点通过构建生态驳岸、打造园区海绵系统、盘活闲置用地、完善综合性服务设施等措施,不仅对园区进行了生态化改造,还增加游览面积321亩,为市民拓展了三分之一的活动空间。
生态修复:
“透水”道路园区全覆盖
海口市园林局风景园林工程师王德广介绍,为改善内湖水体环境,万绿园采用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
首先,将园区现有排污点覆盖污水管网,规划新建的排污系统也全部接入市政管网。其次,将毛石砌筑硬质驳岸进行软化处理,在滨水区域种植红树及伴生植物等,为浮游生物和浅水鱼群提供生存环境。“改造后,水质好转,鱼类增加,白鹭回归。” 王德广说。
另外,改造中,园区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道路进行透水化改造,增强硬质区域的透水能力,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同时,利用大面积的绿地空间构建海绵城市体系,通过核心大草坪区域和现状低洼地形成雨水花园收集雨水、续存渗透。
功能修补:
321亩闲置地成活动区
穿过林荫道,来到公园改造过程中新增的活动区域——儿童活动乐园。这里色彩鲜艳的“小土丘”、创意沙池以及休憩长椅,为园区增添了活泼的色彩。在园区内湖,亲水平台已经建成,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观赏湖内的鱼和岸边的鹭鸟。
据介绍,过去在万绿园西侧有临时苗圃用地321亩,但由于功能配套及道路交通体系不完善,一直用作苗木、花卉种植区,但这也导致了公园内群众活动场所不足。
在此次万绿园环境和景观的全面改造过程中,海口将闲置空间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人群活动特点增设特色场地,如儿童活动乐园、健身活动区、休闲广场和慢行系统等,全面回归公园的公共属性,真正做到还公园于民。
海口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园区内除了加强基础照明外,还将打造通海廊道荧光路、观海廊架灯光秀、落叶灯光谷、内湖驳岸灯光、西入口序列棕榈灯光路等特色夜间景观。
“万绿园的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园区的设施、景观、生态系统进行重新梳理。”海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刚表示,此次万绿园的改造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
目前,包括儿童乐园、中心大草坪及亲水平台在内第一阶段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计划今年春节前全面完工。包括琼北民居院落、热带植物园、地下停车场在内的第二阶段工程也将在春节后开始,预计2018年底完工。
(本报海口1月23日讯)
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