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何能破2万?工资涨是推动
人均可支配收入,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手里可以支配的钱。2016年,海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53元,同比名义增长8.8%,海南省由此成为全国第14个跨过人均收入2万元关口的省份。数据折射出怎样的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
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
据统计,海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5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3元。从增速上看,海南省居民收入“跑”赢全国,好于预期。2016年海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快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和9.1%,快于全国0.2和0.9个百分点,增速快于预期目标1个和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国第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国第9位。
分区域看,农村增速快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海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9.1%和6.4%,分别高于城镇居民1.1和1.5个百分点,连续6年快于城镇。2016年海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40,比上年减小0.03。
工资性收入占比近6成
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包含四大项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
四大项收入中,城镇、农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7%和12.1%,增收贡献率分别为80%和52.2%,为居民增收最大动力;城镇、农村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1.5%和16.1%,对增收作用增强。
据分析,居民增收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就业形势良好、政策性增资效应持续、工业服务业用工需求增加、工价持续上涨等原因保障工资性快速稳定增长;其次是离退休养老金提高、医疗报销费用增长、精准扶贫力度加大等进一步推动转移净收入增加;第三是农业经营产业化和规模化加快、农产品价格利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等确保了农村家庭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
腰包鼓了幸福指数提高了
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的增长,体现在现实中,是一个又一个家庭收入的增加。
春节期间,三亚居民李先生家迎来了四五拨拜年的亲戚,每顿团圆饭桌上,除了有山柚油鸡,还有海虾、马鲛鱼等鲜甜海鲜,十分丰盛。“今年过年的饭菜最舍得买,兜里赚的钱多了,有底气。”李先生在一家景区当电工主管,大半年前他的月薪涨了700多元,年终奖金也比往年多出几千元,“算下来大半年就能多领近万元,旅游市场越来越旺,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海口居民老李,是海口一物业公司的保安队长,妻子在饭店当服务员。“现在基层岗位很缺人,2016年春节刚回来工资就涨了300多元,我老婆工资也涨了200元。算下来这一年多领了6000多元,离我们的‘房子梦’更近了。”知足常乐的老李,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同时,2017年还给自己定了目标,“攒够钱回老家盖新房子。”
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