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攻坚克难 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2017-04-13 11:33:23|来源:三亚日报|编辑:王俊娇 |责编:张曦晛

  三亚攻坚克难,实干担当,挑起脱贫攻坚的千斤重担——

  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末尾有图【市县】【即时快讯】三亚攻坚克难 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育才生态区抱前村贫困户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住上了新房。三亚日报本报记者孙清摄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三亚脱贫攻坚的方向和目标。

  2016年三亚共完成1053户4678人的脱贫退出和8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全部摘帽出列,超过省定任务,完成率104.3%。不负众望,三亚扶贫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三亚市贫困人口分布在27个村委会195个村民小组,点多面广,脱贫攻坚面临巨大挑战。困难越大,动力越足。2016年,在市委书记严朝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岩峻的坚强领导下,三亚脱贫攻坚工作以精、细、严、准的扶贫治理思维为导向,创造性地建立了“脱贫攻坚双向对流机制”,将高位推进贯彻到低位运行之中,打造“上优、中协、下强”的攻坚格局,紧紧围绕“一条线”“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任务,加速贫困退出,全力以赴地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

  扶贫力量“拧成一股绳”

  过去的一年,三亚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形成有效合力推进工作落实。2016年全年先后召开了6次书记办公会、20次常委会、68次市长办公会和近百次扶贫工作推进会来研究部署扶贫工作。三亚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9个。三亚实行市、区、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制,签订责任状180份;建立市领导——市职能部门(爱心企业)——区——村三级帮扶制度,形成2730人的帮扶队伍,实现对1060户扶贫对象的全覆盖,确保村村有驻村工作队,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扶贫工作离不开新法子。三亚在全省率先开发并投入使用“扶贫数据库管理系统”,助力三亚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率先模拟国家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电话抽查,实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电话抽查全覆盖和帮扶成效监督全覆盖。市扶贫开发办和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印发督查通报,市委督查室、市纪委入驻市扶贫办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

  同时,升格市扶贫办(正科级)为正处级行政机关,加强市脱贫攻坚力量;市委组织部从全市抽调16名优秀干部到村委会任第一书记,从市级机关单位抽调70名业务骨干组成驻村工作队,加强村级扶贫攻坚力量。为加强督查考核,由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开发办、各区(生态区)组成考核小组对2016年度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扶贫成效进行考核、评选先进。市扶贫开发办聘请第三方评估团队对三亚2016年扶贫工作进行成效考核。同时通过国家和省健康扶贫工作考核,通过国家、省、市扶贫专项资金检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三亚定点帮扶情况进行实地考核。通过多方位成效考核来进一步夯实扶贫工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围绕目标,精准施策

  住房教育社保医疗100%“兜底”

  资金夯实扶贫根基。2016年三亚投入扶贫开发工作的各类资金约7650.3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39万元,其余资金为卫生、教育、人社、住建等部门投入的行业项目资金。三亚在全市实施义务教育“五免一补”,普通高中“四免一补”,中职学校“三免一补”政策及中小学生营养工程的基础上,出台并实施《三亚市关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方案》,将3—22岁就学贫困子女纳入补贴范围,确保建档立卡家庭不因学返贫,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子女100%在学。2016年共为1158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教育补助424.4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27万元,惠及42位贫困子女。同时,为了加强贫困地区教育保障,市教育局在育才生态区建成全省一流的育才中心幼儿园,恢复了三亚最远的抱安村村级教学点,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健康扶贫,财政兜底。三亚出台并实施《三亚市创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特惠政策,建立4863份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投入79万元为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落实应保尽保;市金融办投入96.69万元为2014年建档立卡的9669位贫困人口购买100元/人的商业扶贫保险;市卫生局为4454位贫困人口进行免费体检,筛查出1198位患病人员,按照大病、重病到市级医院、小病在卫生院、村卫生室治疗的原则进行分流诊疗。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服务。落实医疗便民服务,为8个贫困村配套卫生室、坐诊医生,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在医疗费上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医疗结算“一站式”服务,建立贫困人口政府兜底保障机制。2016年度,贫困人口累计住院治疗441人次,出院333人次,产生的187.96万元医疗费用不用贫困人口负担一分钱。设立医疗保障慈善基金,第一期募集400多万元、政府支持的500万元已全部到位,为贫困人口卫生健康再增保障。

  社保覆盖,兜底民生。三亚出台并落实《三亚市社会救助扶贫兜底保障实施方案》。投入70.18万元为符合参加新农保缴费条件的3509人按200元/人的标准政府代缴新农保费用,为569名年满60周岁的贫困人口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实现应保尽保;为235名贫困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为138名重度残疾人、困难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1.47万元;投入208.91万元救助帮扶贫困户267户587人次,落实民政救助政策全覆盖。

  住房保障,贫有所居。2016年三亚确认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为259户,其中C级201户,D级改造58户。为提升贫困户住房质量,在原有775万元危改补助基础上,市财政又追加216.5万元补助资金。截止2016年底全部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均达到可入住条件。

  做实产业,创新模式

  由“外援扶贫”向“内生脱贫”转变

  “三亚的脱贫攻坚工作无论在帮扶措施还是特色产业打造方面,都下了很多工夫,像‘扶贫扶智’、‘一对一帮扶’、‘电视夜校’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应该广泛传播。” 4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脱贫攻坚专题调研组在三亚调研时高度评价三亚的扶贫做法。

  三亚通过推行生态补偿、提供就业扶贫岗位、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电视夜校启迪心智等方式促进脱贫致富,三亚在全省率先举办“三亚扶贫农产品展销会”、“扶贫年货大集”,帮助贫困户通过生产实现脱贫;育才生态区建立“扶贫农产品超市”,通过“企业+订单+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持续增收。开展“扶贫+大集”活动,举办扶贫农产品展销大集和扶贫农产品年货大集,通过搭建产销平台,让贫困户的农产品产得出来、卖得出去、还要卖得好,扶贫年货大集单日平均销售额达到35万元,不仅助力贫困户增收,而且鼓舞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动力。

  2016年三亚策划了33个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投入近2000万元,积极推动由“外援扶贫”向“内生脱贫”转变。除了突出资源优势,加强科技服务,发展特色产业,三亚还创新利益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比如积极推行“党建带+能人(种)养+电商卖”的产业带动发展模式,摸索贫困户参与合作托管分红模式,发展本地黑山羊、香米、热带睡莲及葡萄等项目,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合作社与贫困户、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的紧密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

  积极发展“扶贫+ ”。发展“扶贫+电商”产业,解决贫困户生产销售难题。三亚海源实业公司与淘宝网合作,打造海南特产店,开展“海岛鲜食”活动,共销售芒果13万斤、木瓜19万斤,销售额220万元;电商平台“台楼庄园”主销高峰地区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生产的本地农产品20多类100多种产品。吉阳区罗蓬村委会设立了“罗蓬村电商综合服务站”,将农产品电商、金融便民、代缴充值等功能融为一体,为贫困户从事电商活动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

  发展“扶贫+旅游”产业,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委会充分利用南塔水电站和后靠苗村独特的旅游资源与三亚市旅游协会进行合作,把游客引进育才,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把土鸡蛋等农产品销售给游客,吃上旅游饭。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带动崖州区赤草村、北岭村23户贫困户发展扶贫葡萄,市均采摘价75元/公斤,2.2万斤葡萄很快被采摘一空,获利83万元。

  扶贫路上,三亚攻坚克难,实干担当,挑起脱贫攻坚的千斤重担;扶贫路上,三亚以民生为导向,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扶贫路上,三亚不断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向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继续前行。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