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温润的气候条件,特色的富硒美食,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淳朴罕见的古村落群……这一切仿如大自然对澄迈的馈赠,富足一方,造福当地百姓。
近年来,澄迈依托当地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按照“一都二中心三区四镇”的产业发展战略,整合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咖啡文化等多种特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侯臣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盘活侯臣老村
驱车经环岛高速公路澄迈县福山出口处进入福山镇,远远便可望见美丽的侯臣村。一栋栋造型别致的特色民居、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是侯臣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
“以前我们的村子卫生环境不好,村民意识也不高。自从建设美丽乡村以后,村子的面貌得到大大改善。村子美了,人们富了,咱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侯臣村民小组村民蔡汝援骄傲地说道。其实侯臣村的巨大变化仅仅是澄迈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2013年,澄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五结合、五化”要求,着力打造3条美丽乡村带,即“福山桥头带”“永发美亭带”和“老城罗驿美文带”。
侯臣村则发挥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利用福山桥头带美丽乡村建设契机,采取党委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入股共建,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新模式,将原本旧村庄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进行开发改造,建成集商铺、家庭旅馆、茶坊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民居。
“咱们村里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摇身一变,成了特色民宿,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了民宿管理员。不但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到了年底还能参与分红,收入大大提高了。”蔡汝援说。
政府牵头建设,并引进企业运营,村民获得财产和经营收益。这被省内外媒体称为“侯臣模式”的成功典范,不仅实现了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投资企业获得商业收益,当地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盘活了侯臣老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就业,实现了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实现了党委政府、村民、企业共赢。”福山镇敦茶村党总支书记冯善祥说。
农旅融合:特色高效农业促农民增收
“村子的名气大了,到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冯善祥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因为澄迈县三条美丽乡村带的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乡村游、休闲游、采摘游等一系列旅游业态在澄迈逐渐壮大。
得益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澄迈当地群众就业机会更多,当地的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敦茶村,就以促进美丽乡村与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目标,提出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经营模式,着力打造了香蕉、珍珠石榴等特色高效农业。
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香蕉8000亩,珍珠石榴1200亩,冬季瓜菜2600亩。该村还通过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农业商标,利用互联网销售和推广等一系列举措,将金福山香蕉、珍珠石榴等农产品远销省内外,逐步成为特色农业品牌。
敦茶村还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将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同时借助互联网农业小镇的优势,有效地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游,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不仅仅在于建村道,种花草,盖房屋。更重要的是通过特色产业的支撑,加大乡村产业化、景点化与全域旅游发展的相结合,培育出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从而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富起来。”澄迈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低碳:差异化推进百千工程建设
多年来,澄迈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先后斩获了“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等多项国家级殊荣。
如何在绿水青山中谋发展,如何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留住乡愁,又如何在产业的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这既是澄迈美丽乡村百镇千村建设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此,澄迈因地制宜,根据各乡镇不同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打造。对于交通便捷、在乡村旅游带上、适合发展旅游的村庄,优先发展特色家庭农场、乡村民宿型农家乐等产业;对于土地面积大的村庄,通过引导村民以土地的形式入股,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进驻,发展特色热带高效农业。
此外,澄迈还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以农村危房改造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整合涉农资金,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强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实施林区生态修复,着力提升城乡“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等。一项项有力的具体措施为当地人们打造了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为澄迈经济发展、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现如今,行走在澄迈的乡镇街道上,不再有脏乱差,取而代之的是洁净美。景在田中,人在画中。一个个美丽乡村犹如繁星点点,让澄迈更加美丽。
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