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特色”+“品牌”农业更出彩

2017-04-27 10:12:10|来源:海南日报|编辑:陈爱暖 |责编:张曦晛

  不用喊“预备,跑”,一群“运动员”就已向前狂奔,到达终点后,有的跳入水池游泳,有的在岸边小憩……这些“运动员”,就是儋州兰洋镇放养基地的山猪。该基地负责人说:让山猪多运动,可多长瘦肉,增强免疫力;山猪在水池里粘上红壤泥浆后,可减少毛发寄生虫,让山猪更健康。

  颇具特色的生猪产业,为儋州赢得了“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市”称号。不仅仅如此,作为农业大市的儋州,近年来跻身“中国优质蔬菜基地十强县(市)”“中国果蔬产业绿色农业产品示范市”“中国特色农产品示范市”之列。

  系列“国字号”,使得儋州特色高效农业“气场”十足。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达171.8亿元,同比增长5.1%。儋州市委书记张耕表示,坚持产业兴市和“调优做精第一产业”思路,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土”产品畅销省内外

  仓库里的空盒又在增加,求购电话却不时响起。今天,儋州市白马井镇“吴氏糖寮”负责人说,一般的红糖、白糖,市场价每斤不到10元,但他们生产的土糖零售价每斤超过30元仍供不应求。

  黑中略泛黄的儋州土糖,似乎有点其貌不扬,却畅销省内外市场。“吴氏糖寮”第五代传承人吴小健说,他坚持用祖传手工技艺制糖,虽然很“土”,但突出原生态,不加入任何化学品。因而经他指导制作的土糖,以其独有口感、品质,受到市场的欢迎。2016年底至2017年初的榨季,糖厂实现销售收入320万元,同比增长30%以上。

  据了解,作为“老字号”的儋州土糖,历史底蕴深厚。其土法制糖技艺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并在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

  看似“土气”,实则“老字号”的儋州农产品不在少数。

  惟有马井地下水,清风不改旧时波。儋州粽子行业协会会长王开元介绍,儋州白马井,因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白马踏出地下水而得名。取此井中之水来蒸煮以虾米为料的粽子,便是有名的“伏波虾米粽”,而儋州这样的“老字号”粽子品牌还有不少。

  三级监管保质量

  长势葳蕤的菌草挥舞着细长叶片,展示着“点草成金”的底气。儋州牧春绿色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才伟说,该公司推广的500余亩菌草基地,已通过了GA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菌草除了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粉碎了装袋还可以“以草代木”培植灵芝、食用菌、药用菌等,成为循环农业的典型之一。

  有底气的不仅仅是菌草业,儋州系列农产品具有得力的品质支撑。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