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款黄釉带盖瓷豆。
黎族八蛙铜锣。
磁州窑白釉褐彩腰形枕。
黎族鱼跃龙腾双凤朝阳图三联幅龙被。
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冰清玉洁青白釉凤首壶、鲜艳灵动的黎锦龙被、玲珑别致的沉香木观音……6月10日,“藏珍菁华——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汇报展”在省博物馆开展。与往常的特展不同,此次展览所有的陈列品均是海南本土收藏。这也是海南省首次将全省范围内的文物进行遴选并集中于同一地点展示。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藏珍菁华——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汇报展”中,来自全省16家市县博物馆及收藏单位的134件/套文物集中亮相。汇报展以文字介绍与实物展示穿插的方式,向公众汇报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简称一普)的重点、亮点工作,也让游客与居民对海南的珍贵文物有了直观的了解。
让公众更了解海南文物
透着简洁明亮的灯光,一走进展厅,“藏珍菁华”四个淡雅大字嵌在白色底板上,映入人们的眼帘。
与普通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览以我省的一普工作为基础,承担着让公众了解我省文物工作的重任。可以说,它既是一次文物展示,也是一场文物工作科普。
出于这样的目的,工作人员以“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概况”“藏珍菁华”以及“普查工作先进经验、事迹”三大部分来全面展示我省一普工作及其成果。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以文字、图片纪实为主,第二部分则是文物展示。
这样的展陈方式,让人们在欣赏文物时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往常,人们的参观重点多是集中在展品本身的艺术性及历史文化价值等信息上。而此次展览中,人们能够了解到一件文物出现在聚光灯下,其背后所凝聚的人力与心血。
通过此次展览可以得知,2012年12月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展开。至2016年底,历时4年的我省一普工作基本完成,最终确定文物收藏单位51家,共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55482件/套,实际数量达108856件。
借一普的工作机会,我省还在2015年开展了全省文物定级工作,以此扩大文物保护范围。2015年1月至7月,我省完成了全省文物定级工作:我省目前拥有一级文物179件、二级文物493件和三级2585件/套。
“省文体厅举办本次展览,一是对普查工作做一个总体汇报,二是向公众展示我省的可移动文物资源,增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自信。未来的成果利用将是一个物化过程,相信通过后续的工作,我们能通过互联网+、课题深化等多种形式更好地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要写好海南记忆,讲好海南故事,紧紧抓住我省文化遗产资源的比较优势,把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故事讲好。”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主任王亦平说。
特色文物讲述海南故事
想要在短时间内阅尽海南各市县的珍贵文物并不是件易事,而此次展览为参观者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将分散在全省的“宝贝”集中起来。工作人员们结合一普工作成果,从全省文物中分门别类、精挑细选,陈列文物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颇具有地域代表性。
“藏珍菁华”部分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134件/套展品以陶瓷遗珍、云章丹青、杂锦集萃、多彩珠崖、红色记忆、拓荒者6个单元全面展示了海南省文化、文物风貌。
“云章丹青”单元中展示了8件来自省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的书画作品。其中,有一幅书法作品为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张岳崧的行书作品。此外,由我国民俗学家、语言学家乐嗣炳捐赠给省民族博物馆的清代《渔乐图》和元代《寒柯双鸟图》也从五指山“来”到展览上。《寒柯双鸟图》绘制在泛着金色的绢面之上。颇具特色的是,摆放在这幅作品之上的是清代嘉庆年间某位文人雅士的题字,上方的清代书法与下方的元代绘画合裱在一幅立轴之内。
在“多彩珠崖”单元中,一件来自三亚市博物馆的清代黎族鱼跃龙腾双凤朝阳图三联幅龙被十分引人关注。与一般的黎锦龙被不同的是,这幅龙被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活泼。省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清末至民国初期年代的“金线绣龙纹道公服”,体现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这一单元中还有一件珍贵文物是来自三亚市博物馆所藏的黎族八蛙铜锣。锣面上铸有八耳,挂耳上铸饰有小青蛙,在民间称之为“宝锣”。
展览中,珍贵文物在讲述海南故事的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到当下的文物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一普工作,大家不仅对海南的文物“家底”有了详尽掌握,也能进一步认识到我省文物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如专业人才缺乏等不足。这也在督促和鼓励着海南省文物工作者不断努力。
2012年12月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展开,2016年底基本完成,最终确定文物收藏单位51家,共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55482件/套,实际数量达108856件
2015年1月至7月,海南省完成了全省文物定级工作
海南省目前拥有一级文物179件 二级文物493件 三级2585件/套
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