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建美好新海南

2017-07-20 09:49:55|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王俊娇 |责编:杜娜

  7月19日上午,省政协六届二十五次常委会议在海口闭幕,会议要求全省政协系统自觉对标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引导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在“做”上见实效。会上,4名委员围绕学习贯彻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重大部署作大会发言。本报特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李运才

  加强对民间信仰相关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围绕贫困人口这个最需要关心的群体,需要下大力气补短板、堵漏洞、精准识贫、精准帮扶。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以民间信仰为切入点开展了相关调研,发现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形成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短板和漏洞,亟待相关部门重视和解决。

  我省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全省共有21070个自然村,几乎村村有庙,城市的传统社区也有不少宫庙。民间信仰有很多积极的社会作用,比如有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促进文化经贸活动的交流,有助于整合乡族力量、融洽乡里等。但在调研中,我省民间信仰目前缺乏有序管理,由此带来的许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农村贫困化是一个复杂的区域问题,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资源开发、产业发展、金融扶持、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也涉及各级党组织、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多个主体。因而,精准扶贫唯有接地气、补短板、堵漏洞,形成内生力、聚合力,才能推进形成优势互补、内外联动的发展新格局,把精准脱贫责任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不能精准扶贫?关键是能不能精准识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因地制宜。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反观实际,如果我们还没考虑把群众“因信”“因俗”而导致返贫这个“漏洞”给堵上,不能以问题为导向,不得不说,扶贫工作的精准程度还很不够。

  面对民间信仰文化,背负脱贫攻坚重任,我建议我们各级组织及职能部门要加大研究力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补足贫困的短板,堵住致贫的漏洞,为建设美好新海南添加更多正能量:一是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章立制,加强对民间信仰相关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从法律上确定民间信仰的社会地位;二是加强宣传,倡导文明新风尚,努力建立民间信仰管理高素质队伍,引导民间信仰朝正确方向发展;三是统一认识,深入研究,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如海南黎族、苗族的传统佳节“三月三”及图腾等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省政协常委、省道教协会会长、海南玉蟾宫管理委员会主任 陆文荣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固有信仰和文化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海南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发展的总抓手就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关键在于挖掘和打造海南独有的文化品牌,丰富国际旅游岛的精神内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固有宗教——道教崇尚自然,倡导“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理念,对国人精神生活影响深远。道教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也越来越得到世人认可。我想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固有信仰和文化担当精神,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第一,打造海南旅游文化自信,方能行久致远。优质的海洋和生态资源是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核心竞争力,但因缺乏文化内涵的有效支撑,后发优势明显不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固有信仰和文化担当精神,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精、气、神”,展现海南独有的文化自信。要寻求海南的文化自信,就必须深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全力打造海南独有的文化品牌。在这方面,包括道教在内的宗教文化,既可以提供相关文化资源,也可以提供挖掘文化资源的历史经验。

  第二、我想谈谈道教文化服务海南的几点建议。一是发挥道教文化传播经验,吸引八方来客。道教在港澳及台湾同胞中,在海外华侨华人中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加快建设,前来海南旅游观光的港澳台及海外道教徒会日益增多。二是挖掘道教中医养生文化,助推产业发展。海南气候优越,适合中草药生长,黎族医药尤其发达,本土医药养生资源丰富。借助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发挥道教养生智慧的作用,推动海南医药养生产业发展。三是发挥道教文化纽带作用,建构起民族文化的通心桥梁。路通、物通、财通,不如心通,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道教对海外华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可以发挥道教文化纽带作用,团结更多人,搭建起民族文化的通心桥梁。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成立道教组织的国家有100多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丝路沿途,为道教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发展丝路沿途道友的联系,加固其文化纽带,是急切的,也是可行的。

  省政协常委、香港骏豪集团主席、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 朱鼎健

  储备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建设美好新海南

  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关键时期,同样需要储备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使海南成为人才荟萃、技术创新之岛。结合海南的省情,我感觉需要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一是加强与国际交换生组织的合作,增强海南高校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我省高校教育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人才的基础,海南自身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我建议,由政府牵头,加强海南高校与国际交换生组织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使海南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更大的步伐,增加海南高校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交换生组织的渠道,让海南高校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世界名校学习交流。

  二是多层次办学,在技术型院校中侧重与海南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我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围绕十二个重点产业,优化、调整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有特色的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比如海南重点发展的产业,就需要大力培养“蓝白领”人才大军。

  第三,要围绕海南重点发展的十二个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海南要重点发展十二个产业,根据每个产业要引进人才的年龄、资历、需求,建议侧重不同的引才配套工作。比如说互联网产业,更多要吸引年轻从业者或应届毕业生。在今年的毕业季中,很多二线城市出台政策吸引应届大学生,比如湖南长沙市除对高校毕业生落户零门槛外还有租房补贴,四川成都市对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等。海南要吸引互联网年轻人才,也要在落户、住房、安置补助等方面有更有力的系列配套保障政策。

  最后,海南要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要考虑完善国际人士工作、生活的便利性。比如在申请信用卡、向国外银行转账、微信支付、网购火车票等方面国际人士都面临比国内人士更难处理的手续问题。建议省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集中研究出台更便于国际人士在海南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

  省政协委员、儋州市政协主席 谢雄峰

  坚持“三个自觉”扎实推进百日大研讨大行动

  开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儋州市政协严格按照省委和儋州市委的部署,结合政协的实际,着力坚持“三个自觉”,把活动往深处抓、往细处抓、往实处抓,确保活动有举措、有成效、有成果。

  一、坚持思想自觉,增强活动的执行力。我们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来抓,着力在全面、系统、深入上下功夫,坚持做到领导带头学、全员跟着学,原原本本学,认真领会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的实质、讲话的精髓融入到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学深悟透,更好地指导、推进政协事业发展,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设。

  二、坚持研讨自觉,增强活动的转化力。在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每周组织1次专题研讨,规定每一位中共党员干部撰写1篇心得体会、每一位班子领导干部至少提交1篇调研文章,努力形成一批有质量、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我们重点围绕 “十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儋州实施新兴增长极和新型城镇化“双新”发展战略,切实抓好“产业发展”“三农工作”等一批专题调研,成立5个专门调研小组,政协每一位班子成员带一组,分别在海洋经济、新型工业、农产品品牌、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进行调研。

  三、坚持行动自觉,增强活动的主动性。我们结合政协工作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带着问题、联着实际、系着工作发力。同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在查找问题、整改问题上下功夫。既要从全省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又要把儋州、把政协、把个人摆进去,把问题和差距找准、找深、找透,明方向、谈建议、抓整改。目前,我们已初步梳理出一些问题,我们把问题进行分类、分解、分责任,采用入账销账办法,抓问题整改,确保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