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017-08-08 09:20:51|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王俊娇 |责编:杜娜

  原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近日,中央媒体连续刊发报道,展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8月4日,《人民日报》第14版刊登报道《海口 让城市回归自然》,从具备净污、排涝双重功能的海口凤翔湿地切入,聚焦海口推进六大专项整治,实行山水林田湖湿地一体化生态修复,以及所取得的喜人成果。8月6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报道《海南: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展示海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空前力度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同时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举措和成果。

  《人民日报》报道指出,凤翔湿地位于省会海口人流量很大的动车站南侧,整治前曾是占地3.5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堆积场。

  经检测,污水进入八级梯田湿地的第二级,对总磷有90%的去除率,对氨氮有80%的去除率。到第三级后,污染物浓度已经很低,可达Ⅱ类水标准。

  2015年起,海南部署推进整治违法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等六大专项整治工作。2016年11月,在海南全省推行多规合一、理顺空间规划、进一步划清生态红线的前提下,海口进行多方论证系统研究,按照六大专项整治的要求,启动山水林田湖湿地一体化生态修复。

  《人民日报》报道提到,凤翔湿地本就包括一部分湿地。经反复实验,3.5万平方米的垃圾堆填场进行全面生态修复,其中1.4万平方米用于建设八级大型梯田湿地,接入周边丁村等地已有的污水管网进行污水处理。完全投入使用后,这片湿地近期每天可处理0.5万吨生活污水,相当于解决周边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近6000户居民的污水处理问题,远期可实现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梯田湿地和原有剩余乾坤湖自然湿地连接,疏通河道,形成了一边可净污、一边可排涝的生态水系统。

  “虽然湿地处理污水优势比较多,但这种方法占地面积较大。排除原有地理环境、湿地本底等客观条件外,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中间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污水,需要树立生态优先的决心,也需要统筹城市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分院能源所副所长王晨认为。

  在行政执法方面,海口改变了行业单边作战的方法,市区两级环保、水务、市政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已经形成治理效果的美舍河,制定《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进行立法保障。下一步,海口将加大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净化初级雨水,加快建设五源河湿地和美舍河湿地。

  同时,当地还以成熟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示范,在全市32个水体全面推广,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河岸护岸,自然留存地方特色的水体沉水生态系统,逐步修复和疏浚地下网管。计划今年内将推进美舍河五公祠下游段的生态改造。

  《光明日报》报道中回顾,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在作决策、谋发展、上项目时始终坚持生态底线思维,绝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从产业源头把好生态关,让海南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

  《光明日报》报道指出,201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将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海南省总体规划》的底线和刚性约束,要求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布局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最大限度守住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海南研究出台了《海南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重点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海南作为环境生态大省,必须以体制创新守住生态底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开发建设管理目录》,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机制,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实施建设项目准入管理。

  近年来,海南还先后出台了生态补偿条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转移支付暂行办法等近40项地方环境法规,从源头上、制度上为海南山青水绿构建起一道道防护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的“金字招牌”,也是海南最大的优势。为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海南保护与修复并举,声势浩大地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违建、城乡环境、海岸带、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大气污染六大专项环境整治行动。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海南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657万平方米,腾出土地6700亩;重点整治的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中,已有27个达到治理目标。

  文中指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生命线,现在已成了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2017海南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对参加招商会的八方来宾明确表示,海南始终将生态放在优先位置,严守生态底线,破坏生态的项目一律不上,“我们要用最好的生态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者,让全省人民共享生态福祉,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三年,海南有5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被拒之门外。

  同时,海南立足优势调结构、转方式,努力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培育壮大互联网、旅游、热带高效农业、医疗等12个重点产业。今年上半年,海南经济稳中求进,12个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