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海口市博物馆观看展览。资料图片
原题:一方面缺人缺钱又缺物,一方面本地文化资源亟需展现平台 基层博物馆如何讲好海南故事?
这个暑假,省博物馆利用馆内资源、邀请专家组织了“不羡神仙羡少年——古代少儿班”活动,消息一经公布就吸引了大批家长报名;正式开放的省博物馆二期全新的展陈与空间吸引了大批居民与游客参观,开放以来的3个月时间里,每逢周末,参观人数都处于“高位”。
距省博物馆2.5公里外的海口市博物馆则显得有些冷清,不少游客是去与之相邻的五公祠游玩,“顺道”进馆看看。
而在三亚,情况更是尴尬,存在于三亚市政府系统多年的单位——“三亚市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展馆。一边是活动纷呈人来人往,一边是或展品不丰或门庭冷落,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差距?不占资源、地域优势的基层博物馆真的就难“活”出精彩?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被展示出来?
发展参差不齐
基层博物馆仍是起步阶段
从馆名、人员、馆舍三个方面来看,目前我省市县博物馆少数“三无”、多数“三有”,还有一部分有馆名、人员但还没有馆舍。一个市县拥有博物馆馆名,意味着当地政府已经正式设立了这一单位机构;设有人员即政府已为该单位进行定岗编制;建有馆舍则是指博物馆拥有可供陈列的区域。
“参观展览请上二楼。”志愿者引导参观者的声音回荡在海口市博物馆的大厅内。
工作日的下午,一位志愿者坐在海口市博物馆大厅的咨询位上。大厅面积不大,除了这位为参观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志愿者外还有一位保洁人员在忙碌。眼下,博物馆二楼设立了三个展览,工作日时的参观人数寥寥可数。作为一座城市的主要博物馆,该馆并没有设立一个能够反映海口市历史发展的展览。
海口市博物馆所处的这栋外形仿古的建筑曾经是五公祠的陈列馆,2010年改为海口市博物馆馆舍,目前海口市文物局、海口市博物馆以及五公祠管理处都在此处办公。
“我们目前入库建档的文物是8千余件(套),还有一些尚未定级的,全部加起来有1万多件(套)。”海口市博物馆馆长羊文灿介绍,但受条件所限,展出的文物仅有100余件(套)。
放眼全省各市县博物馆,省会城市海口的博物馆条件已算得上完善。目前,全省市县中只有海口、澄迈等为数不多的市县将文物工作部门和博物馆分设开来,其余市县多是由博物馆人员在实际履行着文体局在文物方面的行政职能。
馆舍方面,虽然海口市博物馆这栋楼中有三家单位,但依旧可看作其拥有独立馆舍。全省范围内,还有澄迈、保亭等市县拥有独立的博物馆馆舍。而其他的“三有”成员,除了人员“共享”外,馆舍往往也是设立在文化馆内。例如,定安县博物馆就设立在其县宣传文化中心大楼内,除了博物馆,大楼内还有规划馆、文化馆等多家单位。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儋州、万宁等市县博物馆都还没有馆舍。
定安县博物馆在县宣传文化中心大楼的五层,定安县博物馆馆长苏逊告诉记者,在人员、资源均有限的情况下,在定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定安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利用该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编制出版了《定安文物概览》一书。这也要得益于仅有的几位工作人员多为专业出身。
而说到专业出身,临高县则有些无可奈何。县博物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在2014年获得正式定员、定岗、定编。由于本地文博人才严重缺乏,县博物馆在编人员都不是文博专业“科班”出身,有时为了更好推进文物工作,县博物馆需要外聘专家来指导。
8月18日,记者前往临高县博物馆采访时正好赶上了县政府为基层文物骨干组织的文博培训,来自各乡镇的基层干部共230余人参加了培训。
市县“三有”博物馆中,保亭、陵水算得上是“佼佼者”。借丰富的民族以及红色文化资源,陵水博物馆起步较早,运作相对成熟,馆藏也较为丰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博物馆经常带着馆藏民族文物外出巡展。
从博物馆馆名、人员和馆舍这三个标准来看,虽然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目前都还属于“三无”,但这些市县的文博工作也依旧在推进。五指山市因省民族博物馆设立在此,因此并未设立自己的市博物馆;乐东、琼中、东方等都是在其文体局或文化馆内设置相应文博岗位,履行文物征集、管理等职能。
缺人缺钱又缺物
从“吃力”变成“无力”
正午艳阳炙烤着澄迈的文化广场,作为全县的“文化中心”,这里集中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县图书馆、县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每个单位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建筑。
喜爱去图书馆、博物馆的人都知道,午后往往是一些公共文化机构“人气爆棚”的时候,大家在这些地方可以通过观展、阅读躲过室外的酷暑高温。记者在周末下午两点半来到这里时,博物馆与图书馆都是关门状态。通过与澄迈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联系,记者得知,因为近期馆内装修,所以暂停开放。
“目前我们正在重新规划设计一层的临时展厅。正常情况下我们博物馆工作日和周末都是开放的。”澄迈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博物馆虽然在装修前能够开放,但仅有的在编、外聘6人要维持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正常开放还是有些吃力。
1万多件(套)文物、4个在编人员,这样的反差正是海口市博物馆的现状,虽然有临时聘用的20余人,但这些临聘人员多从事安保、保洁方面的后勤工作。
对于参观者来说,博物馆里一个持续数月的展览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不会变,是“静态”的;但对于博物馆来说后期的安保投入、组织宣教活动,还有日常的讲解却是一个“动态”的投入,这就需要大量人员的支持。
“这些还只是看得见的人员,我们还没有算上馆内应有的文物修复人员等,另外,一个博物馆其实还担负着学术研究职能。”羊文灿说,鉴于海口市博物馆的现状,一些学术工作较难展开。
由于经费有限,博物馆也很难外聘太多人员。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这些公立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在不盈利的情况下,博物馆就需要政府不断地投入资金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除了运转开销外,文物修复、文物征集也都需要经费支持。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多家博物馆发现,由于缺乏相应经费,市县博物馆在文物征集方面的工作十分薄弱,甚至为“零”。
“国家对于我们这些公立博物馆会根据情况进行补贴,但由于专款专用,这些钱不能用来征集文物。”屯昌县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该县文化馆馆长的唐雄说。同样因为人手紧张,这间位于屯昌文化馆大楼中的博物馆——一间面积不大的陈列室在周末时未能对外开放。
生活中,人们常开玩笑说,能用钱搞定的事情都不算事。记者在实地了解了多个市县的博物馆发展现状后却发现,许多博物馆面临着一个难以用钱去解决的困难,那就是本地文物资源匮乏,让博物馆的征集工作雪上加霜。
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确定我省可移动文物数量有10万余件(套),这样的文物资源相比内陆省份来说本就有差距。市县博物馆在征集文物时会优先考虑与本地有着紧密关系的文物,但是数十年来,基层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散落民间的文物损坏、流失严重,这其中,收藏者愿意交给博物馆且满足展陈要求的文物数量就变得十分有限。
对于许多国内外大城市来说,博物馆往往在其文化旅游资源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参观博物馆,游客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也正因如此,许多游客在来到目的地时都会将博物馆当作其第一个游览地。然而,眼下缺人缺钱缺物的局面让这些市县博物馆在当地旅游业中的角色越来越弱。这种“吃力”感可以说在我省市县博物馆中普遍存在,甚至有时从“吃力”变成了“无力”。
全域旅游、美丽乡村推动市县重视文博发展
基层博物馆会否迎来生机?
青白墙面,朱红屋顶,几栋仿唐建筑紧挨着郁郁葱葱的树林,立在了距离临高县城中心不远的地方。这个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演艺中心等文化机构于一园区的临高县文化艺术中心现在已出落成形,各个独立馆舍都已完成了内部的基础装修。此前,由于孔庙修缮,临高县博物馆临时搬至县文体局办公,预计在明年,博物馆将正式进入这个文化中心。
今年四月,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收尾。借此次机会,临高县确定全县可移动文物有100余件(套)。
“单靠这百来件文物撑起新场馆里的展陈部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聘请专家指导我们加强征集工作,同时还要去省内外做得好的博物馆多参观学习,制定出能够反映我们临高特色的展陈方案。”临高县博物馆馆长陈志伟说。
在思考着同样问题的还有海口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虽然距离市博物馆搬进位于五源河的新场馆还有很长一段日子。海口市政府已经立项,五源河在建的两万平方米左右的新博物馆将于2020年竣工。届时,不仅有更多今天存放在仓库中的文物可以展示出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通过采访这些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记者发现,随着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加快步伐,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市县政府对于如何让本地文化资源“活”起来,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愈加重视。所以,不少市县对于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都有了下一步的规划。馆舍大了,条件好了,如何做好一个市县级博物馆的“内容”,让地方文化可以更鲜活地在此展示也值得深思。
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可以合理利用文物资源?
让博物馆讲好海南故事
人员编制少、经费有限、文物资源匮乏等诸多困境不禁让人思考,对于市县博物馆来说要如何“活”出自己的特色?是否还有其他形式让人们可以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市县博物馆要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必一味追求大而全。”从事文博研究的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阎根齐说。
省博物馆馆长陈江同样认为,发挥地方文化特色对市县博物馆建设来说十分重要。海南的族群文化、区域文明特色鲜明,市县要建设特色博物馆,根据定位逐步升级馆藏。
“要把眼界放宽到整个海南,比如,临高方言很有特点,在海南,除了临高地区,福山等地也有讲临高话的地方,那么就可以考虑以这样一个线索去征集文物。”陈江说。
主攻地方文化特色,市县也可打造主题性博物馆,例如像临高就可打造小而精的临高人偶戏博物馆,此外,各市县还可考虑沉香主题馆、黄花梨主题馆等。海南目前已经有一些类似的私人、民间博物馆,但有时却给游客留下了旅游纪念品销售点的负面印象。对此,阎根齐认为:“新生事物出现都会有不足,但不能因此就不让它们发展。未来政府应该给予它们更多正规引导,提高其专业水平。”
除了打造主题博物馆,私人、民间博物馆也能够成为公立博物馆的有力补充。
位于乐东白沙河谷文化园的博物馆由袁金华一手打造,他将自己收藏的文物放在两间政府支持修建的博物馆中展示出来,但因为完全公益性,袁金华表示博物馆发展任重道远。
今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其中提到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完善博物馆体系建设。要发挥省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的带动作用,推动市县博物馆的建设与完善。要扶持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办博物馆, 提升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主体多元、结构优化、层级合理的博物馆体系。
“私人博物馆、民间博物馆是文博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它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阎根齐说,私人、民间博物馆在展览形式上往往更活,但要如何持续性发展也需要不断探索。
在阎根齐看来,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识还需提高,视野要放宽。“很多人都觉得博物馆里就只是展出古代文物,但实际上一个地方的非遗文化、工艺作品等都可以在博物馆里呈现。”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本身具有历史传统或文化特色的小村落可否规划成为一个集中的博物园区;是否可以建一个像槟榔谷这样的非遗文化体验区,同时在其中加入博物馆元素……市县博物馆走出特色的可能性值得文博工作者们不断挖掘。(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吴可丽)
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