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去年6月,海南省出台了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如今,省人民医院、海医一附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等省级三甲医院纷纷牵头,建立起了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的医联体,并通过技术帮扶、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医院之间的初步联动。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医联体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百姓基层首诊热情不高、“下转”患者少等,导致医联体依然面临着“联而不通”的尴尬。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是传统中医推崇的理论。而纵观当前“就医难”的各类症状,其病因也多出在“不通”上。比如,看病就医的无序、混乱,酿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造成了民众对基层首诊的极度不信任……无论是就医的混乱无序,还是资源的过度集中,无不是医疗发展“凝滞不通”的体现,其结果难免带来“就医难”的痛楚。
而医联体建设,突出的正是一个“联”字,意在通过上下联动,推动患者、医生、优质资源的有效联通,进而破解医疗发展各类“凝滞不通”的症状。以“联通”化解“不通”,医联体建设为我们解决“就医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然而,正像开头所言,当前医联体建设却是联得多、通的少,这一问题倘若不能有效解决,医联体非但不能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反而会造成大医院无限制扩张的弊病。
基于此,医联体在“联”的同时,还必须对症施策,解决好“通”的问题。事实上,看病就医所涉及的主体,无外乎病人、医生、医院等,做好“联通”工作,也要围绕这三方面持续发力。就患者来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其对基层医疗的不信任,而不信任的根源在于基层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因此,扭转百姓固有偏见,激发基层首诊热情,必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唤起群众对基层医疗的信任,真正让基层医院留得住人。
按理来说,医联体建设正是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然而,其主导者毕竟是大医院,面对残酷市场竞争,在义务与利益之间,大医院会在多大程度上忍痛割爱?专家基层坐诊、医生多点执业、基层医疗培训等举措,又能收到多大成效?此外,患者即意味着利益,大医院又是否心甘情愿“下转”患者?这些医院层面的问题关系到医联体能否真正“联通”起来,需要更为细致的思考、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
从医生层面来看,当前的医疗市场远没有发展到让专家自由执业的地步。无论是医生,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倾向于待遇优厚的大医院,不愿意到基层医院任职。结果导致,当前医生参与医联体建设,基本上仅限于基层坐诊这一单一路径。即便是基层坐诊,也多是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这显然有违医联体建设初衷。因此,推动医生“联通”起来,就要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为其“下基层”提供更为完善的保障。
医联体建设愿景很好,但其能否实质性推进,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市场性的问题。同为独立经营的医院,原本就处于竞争性的关系,而现在却要在医联体大框架下,由竞争关系转为协作关系,其间蛋糕的分配、利益的协调,可谓难上加难。不过,既然迈开了步子,就要着力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笔者以为,当前亟需做的,就是通过明确定位,理顺自上而下不同医院、医生、患者间的关系,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只有如此,医联体才能真正“联通”,合理“导流”,造福广大群众。(张成林)
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