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优势难显现 生态循环农业如何转起来

2017-07-11 11:00:32|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王俊娇 |责编:张曦晛
分享到:

  海南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多年,但技术、资金、人才等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生态循环农业如何转起来

  【今日焦点+摘要】【即时快讯】海南优势难显现 生态循环农业如何转起来   摘要:海南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多年,但技术、资金等仍待解决。

  位于定安县龙湖镇的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为解决废料处理问题,与热科院合作研发出菌包废料堆肥技术。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特约记者司玉摄

  【今日焦点+摘要】【即时快讯】海南优势难显现 生态循环农业如何转起来   摘要:海南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多年,但技术、资金等仍待解决。

  屯昌梦幻香山芳香文化园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施用有机肥,让柠檬价格提升两三倍。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通讯员邓积钊余军军摄

  核心提示

  “做农做农,总被价格捉弄。”近年来,黄大山常常把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6月26日下午,他一边唠叨着,一边将软管接好,打开电泵,几分钟后,一股乌黑浓稠的沼液被抽至坡顶,再顺势往低处流淌,很快便覆盖到了一株株豆角苗的根部。

  黄大山擦了擦布满灰尘的沼气井,井盖上的一串数字“2004”显得清晰起来。在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坡仑自然村,像他一样发展“猪-沼-菜(瓜、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农户约有几十户。通过那串数字可得知,这样的模式已经持续了13年。

  生态循环农业想做到既循环又经济并不容易。黄大山的烦恼,源于自己所售卖的瓜菜以及生猪价格的不理想,“不过,我们自己动手养猪,成本低,亏得也少,像那些雇人打工、规模不小的养猪场,亏得才厉害哩!”

  在距离坡仑村不到10公里的云龙镇办内村,村民周永岛便经营着一家“雇人打工、规模不小”的养猪场,但他并未显得愁容满面,“生态循环农业环节多,盈利点也多,即便今年猪价走低,我的荔枝也能卖出好价钱。两边一平账,还能挣上近50万元。”

  同样以“猪-沼-菜(瓜、果)”模式发展生产,黄大山和周永岛的区别,既体现在对生态循环农业的理解上,又体现在对市场信息的分析上。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猪-沼-菜(瓜、果)”模式在我省已发展多年,相比内地省份,这种模式对全年可产沼气且产气率明显偏高的海南而言十分适用。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我省已累计发展农村沼气用户逾44万户,配合其他沼气工程,每年可产出的沼气超过3.6亿立方米,处理畜禽养殖粪污总量约312万吨。

  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其他模式也纷纷在海南“露脸”,节约成本、减少污染、恢复土壤肥力等优势凸显。但不可忽视的是,我省生态循环农业整体步伐相对迟缓,前期投入成本高、技术门槛高、人才紧缺等等,仍在制约着各类模式的有效实践,也让相关部门在“把脉开方”时感到并不轻松。

  A

  粪污制成的肥料成了“抢手货”

  6月26日,在办内村一条碧绿的小溪里,几只鹅正划水争逐,而距此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容纳了2000余头猪的养猪场。这就是周永岛的养猪场。他看出记者的疑惑,笑着解释:“在这条小溪边,你闻不着那股‘熟悉’的恶臭吧?因为养猪场内产出的粪污均已得到资源化处理。”

  周永岛边走边介绍,2008年,他在政府的扶持下,一边兴建养猪场,一边建起容量为5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池、容量为250立方米的储气柜等。养猪场产生的粪污经过厌氧发酵,部分被制成沼液、沼渣等有机肥,还于土地滋养作物;部分被提取成沼气,免费供给周边150余农户生火做饭。

  “用有机肥种出的作物品质好、市场俏,符合当下绿色健康食品的潮流。”周永岛说,现在周边的种植户纷纷找他要肥,“没想到,这些粪污制成的肥料反倒成了‘抢手货’。”

  要放在5年前,说生猪粪污能制成肥料,并受到热捧,定安县龙湖镇居丁村村民冯推经可不相信。“我们村有超过100户村民养猪,过去,夏天的猪圈是大家的噩梦,连我们养殖户自己都不愿靠近。”冯推经说,当时的猪粪大多不经处理,被随意堆积在房屋四周,导致晴天时臭气熏天,雨天时粪水横流。

  转变发生在2013年,随着居丁村进行整村推进工程,原本建在房前屋后的猪圈被统一拆除,并挪至环村路周边。随后,通过推广建设沼气设施,“猪-沼-菜(瓜、果)”模式开始在此生根发芽。

  冯推经指着猪圈旁的一道暗渠告诉记者,现在,养猪产生的粪污将通过这条收集沟,统一流入地埋式厌氧池和发酵池制肥,“这样一来,不仅房前屋后的恶臭消失了,我们农户每年还能省下近千元肥料钱。”

  “近年来,传统农业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亩产效益差等问题日渐突出。”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黄正恩指出,随着资源下限和环境上限这两个“夹板”越夹越紧,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道路是大势所趋。

  方向虽然明确,但选哪条路、如何走,都需要经过谨慎的思考再“落子”。

  “除了常见的‘猪-沼-菜(瓜、果)’模式,我省还有‘秸秆-基料-食用菌’、琼中桑蚕业循环经济模式、橡胶林下‘竹荪-蚯蚓’循环种养模式等。”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从中挑选出更适合各地发展的模式,省农业厅已于今年6月印发了相关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预计在年底前进行推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