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建设海绵城市实践 讲美舍河治理故事

2017-03-17 09:57:36|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王俊娇 |责编:张曦晛

 【今日焦点文字列表】【即时快讯】海口建设海绵城市实践 讲述美舍河治理故事

纵贯海口南北的美舍河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核心提示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根植“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在今天的海口,突出表现为推进水体治理、建设海绵城市的实践。此实践,让全市人民感受到海口在加快发展中依然有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怀。

  31条水体治理在海口同时铺开,美舍河是最长、最难的一条。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说,美舍河治好了,海口就没有治不好的水。

  但美舍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若既要了解问题的症结,又要全面地理解它,不妨从“城市病”与“水系统”两个角度来剖析。前者市民能切身体会到,后者则从专业层面来阐述。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态为核心,才能清晰地还原美舍河的过去,捕捉其变化轨迹,把握未来往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

  讲美舍河治水故事,还得从鸭尾溪说起。

  A |“城市病”

  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在以生态环境优越著称的海口,人们更关注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失谐。

  美舍河显然得了“城市病”的一种,其水污染、生态破坏根源在人与城的博弈,实质在人们对待河水的理念。

  外来水倒灌——污水直排

  一切准备就绪。2016年7月30日午夜,海口海达路污水支管即将接入海甸五中路污水支干管。此法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解决当时鸭尾溪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之一。

  海口市水务局供排水处副主任曾卫华心里却十分忐忑。此前,他曾与工程方激烈争执过,认为直接连接两条污水管可能效果适得其反。曾卫华的理由是,打开海甸五中路污水支干管、人民大道污水总管井盖,目测水位很高,支管接进来,污水可能往低水位反排。

  到7月31日凌晨5时接通两条管道,眼前的景象不幸被曾卫华言中——支干管污水大量涌入新修的海达路污水支管,并从末端截流处溢出,倒灌进了鸭尾溪。于是,施工人员慌忙阻断连接处,后来采用水泵抽排的方式,才将支管污水送入干管。

  “如此高的水位,需要立刻核定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收纳的污水浓度。”王晨听完这个故事决定立刻着手检测。

  王晨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能源所副所长。此时,中规院已经开始为海口治水提供技术支持。王晨和团队伙伴们详细调研了全海口水体。

  待到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检测,果然每天满管的污水输送进厂,浓度却相对较低,处理效率也随之降低。

  “一定有外来水稀释了污水。”王晨断定。

  作为城镇水务专家,王晨明白这种现象是南方许多城市的通病。城市污水处理率表面上看年年提高,实际存在污水漏排偷排、外来水(河水、海水、地下水)倒灌污水管网等问题。一方面,外来水混入污水系统,造成满管占用污水厂处理空间;另一方面,污水混入雨水管网直排入河水、沟渠。

  末端截污——不彻底

  “不让污水排进美舍河,将其拦截入管道,排进污水厂处理就是了!”

  一提到河水治污,这个办法立刻从人们脑子里冒出来,因此以往治水的重心放在了“末端截污”。

  照理,城市给排水系统中,雨水与污水应该各走各的通道。但老城区传统排水方式未能雨污分流,因此,过去治污就在雨污合流排向河水或沟渠等水体的岸边做截流。把截流井安装在原合流管与截污管之间的连接处上,旱天污水可以直接流进截污管,大雨天则要求高浓度的污水进入截污管,低浓度的排水进入河水或沟渠。

  然而事与愿违,当城市区域人口越来越多,污水管的设计开始超负荷。加上管道老化,管道错接、漏接,排水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多,如污水管系统不畅,河水或海水水位高时倒灌进截污管;管道破损,污水往外渗,地下水往污水管内渗等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显示,海口排水系统下游近17.6公里的主干管网处于满管状态,上游部分支干管也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由此可以推导出,末端截污,只截住了部分污水,没有根本解决排水管道结构性缺陷和排水口的不完善等问题,截污不彻底。

  未能进入排水管道的污水无处可去,只能溢流进河水,河水的底泥越积越多。

  然而渗入美舍河的污染还不止这些。海口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美舍河上游存在农业、养殖业等面源污染,管网不完善地区的污水直排问题;中下游除了渗漏水量大、管道满流,污水直排入河,还有初期雨水污染,合流制溢流污染,底泥、垃圾等内源污染。

  2016年6月,海口水环境治理工程正式启动,美舍河沿岸排水口边治理边排查,最终摸清共338个,其中排污(包括合流)口129个,雨水口209个。

  被“疏远”的河——“三面光”

  河水脏了,人们对待河流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疏远。近在咫尺的河水,与人心产生了距离。

  海南不少群众首次听到“三面光”这个词,是2015年4月24日、25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俞孔坚分别在三亚、海口,为琼南和琼北的市县领导干部讲授生态城市课。

  俞孔坚解释,“三面光”指河道、渠道在其底坪和两侧立面均用水泥砂浆浇筑,以起到防漏防渗,以至防洪的作用。

  “这样的修筑是没有生命的,没有弹性的,水跟土地系统是割裂的,而且跟城市也是割裂的。它使得滨水的城市看不到水、用不到水,或者听不到水。”俞孔坚说,“三面光”的河道,弊端在于河流自我更新、自我繁衍、自我净化的能力丧失了。

  失去了灵动的生命,河流如同生了病,并逐渐恶化,趋势不可挡。

  在王晨眼里,用“城市病”来分析美舍河,分为“人”和“城”两个视角。人感受到的,是河流脏了、臭了、易涝,河流边缘绿地空间减少,人不敢亲近河水。迈瀛村36岁居民李丽菊说,小时候常在美舍河边玩耍,抓田螺、摘荷花。当美舍河两岸修筑起水泥护堤,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鱼虾蟹的身影,下河游泳更是不可能。

  从城的视角来看,为了解决排水、保障洪涝期的安全,河道渠化、河岸硬化,管网如织却漏洞百出,截污不彻底等。

  “为了安全,人们修筑坚固的河道,以求多重防护;硬化的河岸和被城市扩张占领的湿地,失去了自然吸纳水系的功能,洪涝愈发明显。”王晨认为,如此一来,治水成了一个死循环。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