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该怎么办?

2017-05-02 10:30:55|来源:海南日报|编辑:陈爱暖 |责编:张曦晛

  “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要不要打回去?”这个问题让很多家长困扰不已,有人坚持要打回去,也有人认为要宽容相待。日前,我省一所幼儿园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事件:一小女孩“打”了班上的一名男孩,引发双方家长矛盾升级,同时很多孩子都反映被该女孩“欺负”过,女孩家长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最终办了退学。

  这件事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反思,孩子被“欺负”,家长、学校、孩子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女孩爱动手惹众怒无奈退学

  日前,海口一幼儿园旁,几名接送孩子的家长围坐在一起聊天。“小薇退学了……”“啊,不至于吧……”谈起这样的结局,家长们唏嘘不已,虽说他们的孩子都曾是“受害者”,可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们还是于心不忍:小薇该怎么办呢?

  事情要从两个月前说起。小薇和小城的家长在班级QQ群、微信群里“掐”起来了,原因就是小城家长反映小薇经常欺负小城,小城因惧怕小薇有些厌学。双方家长情绪都比较激动,老师、其他学生家长纷纷劝阻。但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反映,他们的孩子也曾被小薇欺负过。过了两天,小薇的父母通过微信、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向家长们道歉,但小城的父母并不接受,小城很长时间没来上学。但出人意料的是,过来一段时间,小城来上学了,大家都以为事情化解的时候,小薇却再也没来幼儿园了。“小薇退学了,听说双方家长私下闹得很不愉快,给幼儿园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小薇的父母也想给孩子换一个环境,就暂时退学了。”该班家长卓先生表示,他的女儿也曾经被小薇“欺负”,晚上躲在被子里哭,但小薇退学还是让他觉得难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卓先生唏嘘感慨。

  打回去还是宽容相待?

  事情的发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反思。其中有一种声音就表示,如果每一个被小薇欺负的孩子能当场打回去,一则孩子不会成为懦弱的受气包,不至于不敢上学;二则小薇也不敢再在班上“横行霸道”,最后也不至于退学。

  但也有家长表示,孩子之间推推搡搡,其实是一种他们独有的沟通方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也就是说,孩子到底有没有“受欺负”,不应该由我们来判断,而应该交回给孩子自己。如果对方孩子并没有用武力来达到目的并乐在其中的主观故意,我们的孩子也并没有在被打后产生委屈、恐惧、愤怒的情绪,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主动去引导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不能因为总害怕自家孩子吃亏,就不惜扼杀孩子们单纯的友谊和快乐,更不应该把事情闹大。

  到底怎样处理才对孩子有利?

  任教海师附中的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慧君认为,说到底,处理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只有一个:怎样对孩子才是最好的,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欺负人”“受气包”等。

  “‘孩子被欺负如何反击’这样的话题既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处理好确实是一门学问。对于双方孩子而言,都不快乐,一方被打了,另一方可能被孤立了,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性格的健康塑造。” 李慧君认为,这件事情的发生,老师、家长、孩子都应该吸取教训,好好做功课。

  对于小城父母的所作所为,李慧君认为处理得过激了,把孩子之间推推搡搡来表达友好意愿的方式贴上了“欺负人”的标签,因为小孩子的认知和情感水平很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小城的父母认定自己孩子“被欺负需反击”这样的事实,一则会让小城自身有阴影,觉得自己是弱者,二则小薇觉得自己是个爱打人的坏孩子,会不知所措。“特别是伴随着小薇的退学,小城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闹到最后没有赢家。” 李慧君表示,家长除了宽容,更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大声告诫对方“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我会打回去的”;迅速远离对方,确保不会进一步受到伤害;寻找身边成年人的帮助和保护……“作为家长,特别要注意疏通与孩子沟通的渠道,让孩子跟你们沟通,然后安慰引导他们,不要呵斥他们。有的时候,不妨让他们做适当的反击,但当攻击停止的时候,反击也要停止。”李慧君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学会交朋友,融入集体会拥有震慑危险的力量。

  对于幼儿园老师而言,李慧君认为,他们的引导作用是很大的,发现小薇打人的时候,不管她的动机如何,都要让她知道这样不对,并通过一些方式让她承担一定的后果,比如让她独自待在一旁,暂时把她和其他小朋友分开。但是,当她融入集体表现出友好、正确的与人相处方式时,马上表扬她,以此让她知道什么才是合理的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老师可以在班上用绘本、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孩子容易接受,也会印象深刻。”

  “至于小薇的家长,这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教育一下孩子‘怎样才会有小朋友愿意与你玩’,要给孩子立规矩,要训练孩子懂礼貌、懂边界、懂换位思考。”李慧君说,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清楚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有时甚至不知道打人别人会痛。可以通过多看绘本的方式,让小薇知道哪些行为是受小朋友欢迎的、哪些行为是别人不喜欢的。其次,家长也可以让她体验一下“被打”的后果,比如会痛、会被孤立。再次,这样的孩子一般缺乏安全感,建议家长要多陪伴,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