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大山里的根雕师王国稳:妙手点木成金

2017-04-24 15:50:45|来源:海南日报|编辑:陈爱暖 |责编:张曦晛

  末尾有图【文体图文列表】【即时快讯】琼中大山里的根雕师王国稳:妙手点木成金

  王国稳的根雕作品。

  末尾有图【文体图文列表】【即时快讯】琼中大山里的根雕师王国稳:妙手点木成金

  王国稳在创作根雕。

  在小山村里,扛一把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才是村民眼里的正常生活。

  “经常见他去水库边捡木头,然后坐在院子里盯着一块烂木头傻看,一看便是一整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罗坎村王大姐说,阿稳放着理发店不好好经营,要折腾着当木雕师,起初村里人都觉得他是在瞎折腾。

  王大姐口中的阿稳,就是黎族小伙王国稳。汽车绕行在风景秀丽的海榆中线上,满眼皆是绿意。到达罗坎村时,王国稳早已站在村口等候,“车子进不了村子,咱们得步行一段,我的根雕小院就在前面。”王国稳说。

  菠萝蜜树结了新果,槟榔树为人们遮阳,眼前景色尽显质朴,也让人愈发期待王国稳的根雕作品。

  “就是这里了。”王国稳指了指山坡下的茅草小院,数百件根雕作品进入大家的视线。“我比较擅长雕刻抽象作品,似像非像,能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看这件作品像什么动物?”介绍起自己的作品,一路少言的王国稳打开了话匣子。

  小鹿恣意奔驰,小马温顺休憩,小狗精神抖擞,仙鹤振翅欲翔……经过王国稳的巧手雕琢,朽木或变山水奇景,或成飞禽走兽,意境万千。

  “化腐朽为神奇”“高手在民间”大家不由自主地这样称赞他,王国稳却羞涩地摇摇头说,我就是一个热爱根雕艺术的农民,这条根雕之路,走得十分艰辛,但我无怨无悔。

  从理发师到根雕师

  十年前,王国稳还是镇上的理发师,找他理发常常要排长队,等待好几个小时。

  “在镜子前,我不求快,虽然给一个客人剪发只能赚5块钱,但我会根据他的脸型、发质,用心帮他设计发型。”王国稳说,其实这也与自己学生时代接触美术有关,追求美感是最重要的。

  “生意很好,每天能接待30多位客人。”王国稳说,正当刚刚结婚生子,生活步入正轨,自己却迫切地想转行。这是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在县城里看到了几件福建商人拿来的根雕作品,一眼便喜欢上了。

  “农民出身,能到镇里当理发师,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要玩木头,不务正业。”起初,王国稳的母亲极力反对儿子的做法。

  除了母亲担忧,不看好王国稳的人很多,“根雕师都是艺术家,你一个农村人,怎么能雕出好作品?”回忆起当时的“一盆盆凉水”,王国稳已经释怀。

  被“激励”后的王国稳,踏上了根雕学艺之路,从2009年开始,他先后到海口、万宁、乐东等地的根雕基地参观学习,观察老师傅雕刻作品时,王国稳没少吃“闭门羹”,他用执着,换来了进步。

  在乐东学艺时,王国稳见到了很多件抽象派的根雕作品,也从中获取了灵感,他认为,捡回来的木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依照它本身的形状、纹理进行再雕琢,就是锦上添花。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

  带着对未来根雕艺术路的憧憬,王国稳回到村里,开始潜心练习,“取材于自然,菠萝蜜树枝,龙眼树根,泡过水的阴沉木,我都一一上手,从打磨到抛光,一练就是几个月。”王国稳说,一开始不敢对好木料“下手”,因陋就简,一段粗陋树根,都要谨慎入微地观察。

  用5年的时间,凭着一股韧劲,还有对木头的感情,王国稳逐渐完成了从理发到根雕的“跨界之旅”。

  “根雕艺术”来源于灵感

  根雕作品能得到大家认可,是成功的第一步。王国稳说,海南人喜爱喝茶,早期制作的木质茶桌、茶台受到了热捧。那时经亲戚介绍,亏本出售了几个茶台,但依然很有成就感。

  “我的终极目标,还是雕出艺术品, 把它带到更大的展台。”王国稳说,其实自己的得意之作也有很多件,但是好东西,总是藏不住。

  聊起5年前雕刻“仙女奔月”,王国稳感慨地说,“看到那块木料时,我有些犹豫,整整观察了4个小时,斜面延伸出来的木枝像一只手,而木料的顶部,很像一个人脸的轮廓。”

分享到:
111